在 2025 年润滑油行业 “新旧动能转换” 的关键期,龙蟠润滑油以 “技术锚定标准、战略聚焦转型” 的双重动作引发行业关注:从率先落地 D1 柴油机油新国标,到新能源业务占据营收主导,再到全球化与工业定制市场的同步突破,这家民族品牌正以多元布局改写行业规则。作为从业 15 年的观察者,笔者结合最新动态梳理其核心竞争力。
一、D1 国标首发适配,柴机油实现 “本土技术超越”
2025 年 7 月 GB11122-2025(D1 标准)正式发布,标志着我国高端柴机油彻底摆脱对国际标准的依赖。龙蟠迅速响应,其赠程 K8 重负荷长效柴机油成为首批通过该标准认证的产品,同步满足 API CK-4 国际标准要求。
“D1 标准的核心突破是针对中国‘低速高负荷’货运工况设计,仅涡轮增压沉积物控制这一项要求就比 API 标准严苛 30%。” 行业专家指出,龙蟠这款产品通过 6 万小时台架验证,凭借高储备碱值配方实现换油周期延长 20%,低磷低硫低灰分特性更能完美适配国六车型的 DPF 尾气后处理系统。截至 8 月,该系列已进入顺丰、德邦等大型物流车队采购清单,订单量环比增长 55%。
二、新能源 “双轮驱动”,营收结构完成根本性转型
龙蟠今年的最大突破在于新能源业务的规模化落地:2024 年新能源板块收入达 56.73 亿元,占总营收比重高达 73.93%,彻底从 “润滑油企业” 转型为 “新能源 + 润滑” 综合服务商。
在润滑领域,其第三代低电导率冷却液正与多家头部新能源车企开展联合台架测试,该产品电导率≤80μS/cm(优于行业平均水平 20%),-45℃至 140℃的宽温域性能可适配全气候场景,实测能使电池续航提升 6%-9%。在新材料领域,四川遂宁、湖北襄阳基地已形成 15 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产能,2025 年 5 月与楚能新能源签署 50 亿元采购协议,锁定未来 5 年 15 万吨供货量,成为新能源产业链关键一环。
三、全球化借势突围,API SQ 新品引爆国际市场
4 月第 137 届广交会上,龙蟠推出的 API SQ/ILSAC GF-7 标准龙蟠 1 号混合动力专用油成为焦点。该产品采用 Vis-Power 超分子聚合技术与 HyperZing 超级锌技术,摩擦系数降低 40%,燃油经济性提升 5%,精准适配全球混动车型需求。
展会现场,来自东南亚、中东的采购商签约意向金额超 3000 万美元。“国际市场正从‘认品牌’转向‘认标准’,龙蟠同步满足最新国际标准与本土工况需求的产品,刚好踩中市场痛点。” 龙蟠海外业务负责人透露,目前产品已进入东南亚 12 国渠道,预计 2025 年海外营收占比将突破 18%。
四、行业定制破局,跨界合作重塑细分市场
8 月 27 日,龙蟠与中建材粉体达成战略合作,联合推出水泥行业定制化润滑解决方案,涵盖液压油、齿轮油等全系列产品。依托中建材粉体在全国辊压机市场 60% 的占有率,双方计划年内覆盖 300 家水泥厂,预计三年内实现 50% 配套客户的油品替换。
“这标志着龙蟠从‘通用产品供应商’向‘场景解决方案服务商’转型。” 行业分析师指出,这种 “主机厂 + 润滑油企业” 的联名模式,将重构工业润滑市场的竞争逻辑。
最新数据显示,龙蟠润滑油市占率已从 2020 年的 3% 跃升至 2025 年的 8%,与长城等品牌共同占据国内新能源润滑液市场 60% 以上份额。从 D1 国标适配到新能源全产业链布局,龙蟠的发展路径印证了民族品牌 “以标准定技术、以转型谋增长” 的正确性。随着 2026 年 D1 标准全面实施及新能源渗透率突破 40%,其 “润滑 + 材料” 的双主业模式或将加速行业洗牌。